穆柯寨是台儿庄区境内西南部黄丘山套连绵起伏的18座山峰中的第二高峰,海拔290米,和海拔306米的黑蛇山在山套北线分列,东西对峙成一条隘口。从台儿庄向西经涧头集过侯孟向南举目,就可以看到这道山口和雄踞山口东侧的穆柯寨主峰。
穆柯寨,又名寨山、刘寨山。清乾隆二十六年《峄县志》载:“寨山,县南六十里,形圆如釜而覆,有壁垒井臼遗址,亦昔人避兵之处也。”《台儿庄区志》:“此山主峰有三寨,北峰日大寨,中峰日二寨,南峰日三寨。其中,北峰大而平,有跑马道、蓄水池、寨墙等遗址。”这些遗迹至今依然存在,数米高的青石寨墙环山耸立,望楼箭垛依稀可辨,巨大的岩石上有许多臼窝,像是插旗杆的孔洞。跑马道为两条三四米宽、三四里长的石墙,连接北峰与南峰,既可跑马,又可陈兵,当地人称“马脖梗”。长墙下有一片开阔的坡地,像是操兵演武的场所。顺跑马道登上南峰,峰顶设置和北峰相似,都是屯兵安营的遗迹。
依据这些遗存,人们便世代相传,说穆柯寨是当年巾帼英雄穆桂英占据的山寨。而且找到了和穆桂英故事有密切关联的“降龙木”——穆柯寨山西、黑蛇山下葫芦套里的那株紫薇树。此树仅有几十厘米粗细,但高却有7米之多,树冠很小。每到春天,先有红花遍树,再有绿叶满枝。据说“降龙木”是穆柯寨的镇山之宝。金兵犯宋摆下天门大阵,阵内阴霾密布,毒气阴森,必须“降龙木”才能破解。面对外敌入侵,穆桂英毅然砍伐降龙木追随杨宗保从军报国大破天门阵。降龙木被砍伐后,树根部再生新芽,长成新树。据林业部门考证,此树年龄在500年以上,学名紫薇,又名“百日红”。此树在本地偶有种植,均成灌木,能长成如此高大者实不多见。但是,由于干细身高,树干中空,此树在1990年前后风折,如今仅有灌木留存。
除了降龙木,还有马刨泉、歇马厅和侯孟、穆庄、杨家埠相关遗迹与地名佐证。马刨泉在穆柯寨山西麓山腰,泉水曾四季不绝,清澈甘冽,泉型状似大马蹄。传说某年遭逢大早,山寨和山套人畜无水可饮。穆桂英着急地骑着桃花马四处找水。桃花马在山腰用蹄子刨出来这个泉眼,解救了众生。歇马厅在穆柯寨山西北方向近10公里处平山子东北麓,是一块平整的红石板。传说是穆桂英离山从军时曾在这里休憩人马。侯孟是穆柯寨北麓的村庄,传说是当年焦赞到穆柯寨请穆桂英时在这里等候孟良的地方。其实,侯孟村是侯姓与孟姓居民所立村庄之意,与“等候”无关。侯孟曾用“后孟”之名,也和孟良、焦赞无关。不过,距穆柯寨东北方向不远的穆庄村,说是穆桂英的祖居,倒是有些道理. 穆柯寨是否就是穆桂英所占山寨,正籍无载。但是作为刘寨倒是有证可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