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来一周,受连续冷空气影响,我国中东部将普降4-8摄氏度,局地10摄氏度以上。多米诺骨牌般的降温效应加大了人们对寒冬的猜测。更有外国专家警告,今年北半球可能面临“千年一遇”的极端低温。
“千年一遇寒冬”是否真的会来临?新华社昨提出三个疑问,并约请了权威部门和专家进行解读。
中国气象局:外国学者预测的理由缺乏科学依据
有消息称,“拉尼娜”事件扰乱暖流活动,欧洲或现千年一遇寒冬,中国也需警惕低温天气。有外国专家指出,之所以出现这种极端天气,是因在“拉尼娜”现象影响下,来自北大西洋的墨西哥湾暖流活动速度减缓所致。这股洋流是维持地球气候平衡的要素之一,但近几年来规模缩小到只剩过去的一半,无法发挥其中和极地南下冷空气的效用。
然而,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称,外国学者预测的理由缺乏科学依据。现有的研究表明,“拉尼娜”和墨西哥湾暖流是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。“拉尼娜”为年际尺度,逐年之间的波动起伏较大,而大西洋暖流相对稳定且主要表现为10年以上的长周期变化,近几十年的观测显示大西洋暖流只有很弱的减少趋势。目前国内外研究还缺乏足够的科学证据证明,“拉尼娜”与墨西哥湾暖流有直接关系。
以欧洲地区为例,1986年以来,发生过4次“拉尼娜”事件,仅有2次在“拉尼娜”事件发生的冬季出现了冷冬。“拉尼娜”事件期间欧洲气温普遍较常年明显偏暖1-4摄氏度,而并非出现偏冷。